中國是已進入模具生產大國之列,但還不是模具強國。
進入新世紀以來,我國模具銷售額以年平均20%左右的速度增長,2006年模具銷售額達到720億元人民幣,居日本、美國之后第三位;模具出口突破了10億美元。我國模具生產廠、點達到了約3萬家,從業人員近100萬人。這些都說明我國模具工業有了相當的規模。
但是,我國現在每年還要從境外進口20多億美元的模具,這些大都是國內尚不能生產的高中檔模具。國內中高檔模具的自配率只占50%左右;大型、精密、復雜、長壽命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模具只占到模具總量的30%左右。我國模具行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還較低,平均只有15萬元/人·年左右;我國模具商品化率還只有50%多(發達國家達70%以模具標準件使用覆蓋率也較低,只有50%左右;模具生產專業化水平還較低。這些都說明我國的模具工業還不夠強大,我國還不是模具強國。
二是模具產品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但差距還很大。
近些年來,中國模具的設計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cad/cae/cam等計算機輔助技術、高速加工技術、熱流道技術、氣輔技術、逆向工程等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。
現在,中國已能生產精度達到2微米的多工位級進模,壽命可達3億沖次以上。個別企業生產的多工位級進模已可在2000次/分的高速沖床上使用,精度可達1微米。
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,中國已能生產43英寸大屏幕彩電和65英寸背投式電視的塑殼模具、10公斤大容量洗衣機全套塑料件模具以及汽車保險杠、整體儀表板等塑料模具等。
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,中國已能生產照相機和手機塑料件模具、多型腔小模數齒輪模具及精度達5微米的7800腔塑封模具等。